心、腦血管疾病面面觀
鄧永長 (Charles Deng)
前言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和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全世界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要比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总数还要多。全世界每年的死亡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整合和梳理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可以有助于大家更全面地、理性地瞭解和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方面面。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管。把血液送离心脏的血管称为动脉;把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称为静脉;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微细输血管称为微血管。供应心脏营养的血管系统称为“冠状循环”。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被称为是人体发动机。同样,人体的脑部也佈满血管,以供应足够的血液、氧气和养份。心脏和承担输送血液任务的血管,对人体的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9年至2008年美国各种族和性别每十万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
(Black = 黑人,White = 白人,Hispanic = 西班牙人和拉丁美洲人,
American Indian = 美国印第安人,Asian = 亚洲人)

1900年至2008年美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统计数字
(Total CVD = 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Heart disease = 心脏病患者,
CHD =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Stroke = 脑中风患者)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五个方面,它们分别是:高血压(Hypertension)、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CVD)、心脏衰竭(Heart Failure)和周边(末梢)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

高血压
血压是指人体动脉壁中,血液循环的压力。血压通常包括两个测定值:一个是收缩压(在心脏跳动时,测定血压的最高值);另一个是舒张压(在心脏跳动期间,测定血压的最低值)。
高血压的成因
由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体液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其动脉血压升高。高血压对患者的心、脑、肾以及血管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伤,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即脑中风)、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高血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高血压,主要与遗传有关,其多半与患者的肥胖、胰岛素阻抗性、热量和钠盐摄取过多、老化、心理压力、缺乏运动、抽菸喝酒等因素相关;另一种是继发性高血压,这与患者的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其他内分泌问题所引起,该类患者十分有限,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10%左右。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没有症状,只有少数患者在血压升高时,出现头晕、头痛、耳鸣、脸部潮红、乏力、失眠、恶心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将高血压患者在不同时期的标准界定如下:

美国心脏协会曾在2013年将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高血压标准放宽至150/90毫米汞柱。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高血压患者的临界值仍然坚持原来的标准140/90毫米汞柱。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患者在量血压时,血压计会提供三个数值: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和脉压(Pulse Pressure,PP),其中收缩压和舒张压是两个独立变量,而脉压就是这两个压力之差。通常,患者在测量血压时往往只注意其血压的高低,很少关心其脉差的高低,殊不知脉差的高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从脉压可以看出患者动脉血管的状况,特别是其主动脉弹性的好坏。这可以预示患者是否患有动脉硬化、是否可能导致冠心病和脑中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收缩压及脉压这两项是预测冠心病十分重要的指标。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差为20~60毫米汞柱,大于60毫米汞柱的就认为脉差过高,小于20毫米汞柱的则认为脉差过低。造成脉压差过高的原因主要是患者患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致使其动脉壁弹性减弱;或者患者动脉瓣关闭不全;或者患者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或严重贫血。造成脉压差过低(指低于20mmHg)的原因主要是患者的心脏功能有问题,可能是心包大量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严重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还有患者过于肥胖、血液粘稠度增高或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对无不适感的低脉压,不必过于介意,因其对健康不会有太大影响。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和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心血管疾病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几个医学名词。这三者的关系可以总结为:冠心病是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的一个总称,心绞痛是冠心病加重的重要症状,心肌梗塞则是冠心病的最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为冠状动脉疾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它们是冠状动脉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表现,是指发生在心脏动脉血管的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的成因:
由于患者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过高,堆积和沉淀在血管壁,使其血管变得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轻则使患者血压升高和血管闭塞成皇冠状,造成其心脏功能受损及心绞痛;重则使患者堵塞其血液流动,促使其心肌缺氧而坏死,即所谓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疾病的典型症状:
患者胸痛,胸闷(位于前胸中央或胸骨下方),尤其在左侧胸部、左侧背部肩胛骨处或下巴至胃部的闷痛,有挤压感,呼吸不顺畅,气喘、眩晕、虚弱、嗳气、冒冷汗、噁心,呕吐等。有时胸闷会延伸到其颈部、肩部、手臂、背部和下颌等部位。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胸痛并不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唯一症状。有些患者并没有明显的胸前区或胸骨后的痛感,代之以气急、胸闷、呼吸急促等为首发症状,有些患者则出现心跳不规则、噁心、呕吐、虚弱无力、背痛、左手臂痛、颈痛、颚痛和腹部疼痛等症状。无胸痛是高龄患者的重要特征之一,多见于糖尿病患者、脑循环障碍患者、心脏并发症患者(如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异常)以及菸民,尤其女性患者更应注意上述一些常被忽视的症状。

(右上图为伴有凝血块的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右中图为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右下图为血管痉挛)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脑动脉血管的疾病,即脑中风(Stroke)或脑卒中,它是 “脑血管意外”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 和“急性脑血管病”的俗称。脑血管疾病有两个性质不同的类型:其一是出血性脑中风(Hemorrhagic Stroke),即脑溢血,它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二是缺血性脑中风(Ischemic Stroke),即脑梗塞。出血性脑中风危险性较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于病发三十天内;缺血性脑中风约占中风患者总数的85%,其急救最为重要。
脑中风的成因:
由于患者脑血管壁的粥样硬化,造成其脑血管破裂或堵塞以及脑细胞坏死,而导致人体部分功能缺损。
出血性脑中风的成因:
由于患者出血于蛛网膜下或位于脑供血处。因患者脑血管破裂,血液渗入脑内,造成其颅内高压,严重危及生命。
缺血性脑中风的成因:
由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而堵塞脑血管,使血液无法通过,产生急性脑供血障碍和局部脑坏死,造成患者半瘫或肢体、语言障碍。缺血性脑中风依成因又分为血栓性脑中风(Cerebral Thrombosis)、栓塞性脑中风(Cerebral Embolism)和小中风(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血栓性脑中风是由于患者在动脉硬化块附近的血栓,使动脉变窄或堵塞而阻碍血流。21-29%的缺血性脑中风是来自大血管动脉硬化症,尤其是内颈动脉和脊椎动脉。栓塞性脑中风是由于患者血液内有栓塞块,如血液循环中之血块,以阻滞供氧到大脑之动脉,其约占缺血性脑中风的26-29%。而小中风指的是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它发生在其脑部末梢小血管出现暂时栓塞。
脑中风的前兆和症状:
患者嘴歪、眼斜、手软、大舌头,出现短暂性头部晕眩、噁心、呕吐、眼前发黑、视觉模糊、视像重叠、剧烈头痛、吐字不清、口吃、嘴角低垂、面部一侧出现流口水、步态异常、肢体不自主活动、肢体无力、哈欠连绵、进食呛咳、吞咽困难、鼻子出血、血压波动,以及出现手足麻木、疲倦、嗜睡、耳鸣、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等症状。多数脑中风患者先从眼睛出现相关的症状。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患者患有心房颤动(Atria Fibrillation),出现心跳忽快忽慢、心悸、胸闷等症状,其发生脑中风的风险高出一般人的五至七倍,甚至比高血压患者更易导致脑中风。
小中风的症状有五个突发性:
一是患者突发性半边感觉异常,感觉半边手脚或脸突然无力或麻木,手拿的东西突然掉下来;二是患者突发性语言障碍,突然说话不清楚,大舌头,失语或者听不懂别人的话语;三是患者突发性剧烈头痛,头痛形式与平时完全不同,并伴有噁心和呕吐;四是患者突发性晕眩,丧失平衡感,走路倾向一边或动作不听使唤并摆向一边;五是患者突发性视力丧失,单眼出现短暂性视觉模糊,晕眩或者看东西有双重影像。小中风的症状不明显,发作时间非常短暂(通常只持续几分钟),来得快去得快。与一般中风不同的是小中风不会对患者脑部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小中风很容易被忽视。但小中风也是中风,而且小中风患者随后再发生中风的机率,要比一般人高出四至五倍。在所有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中,小中风(TIA)是最重要的危险因子。

(上图为患者脑动脉的凝血块造成的栓塞性中风;
左中图为患者颈部的凝血块阻断了血流,即颈动脉病;左下图为正常的颈动脉) 心脏衰竭
心脏衰竭的成因:
由于患者心脏的冠状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后,其心脏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缺血缺氧,使心肌代谢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心肌逐渐硬化,心肌收缩能力下降而出现心力衰竭。尤其一些患者的肺部及足部会出现水肿,使体内的循环系统负荷加重,增加心脏的耗损。当过多的液体积聚在肺部时,患者病情会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心脏衰竭的症状:
1. 患者全身乏力,极易疲劳,轻微活动会感到心慌和胸闷。该症状易被误判为年老体弱而听之任之。
2. 患者尿少,常出现双足或双小腿水肿。该症状易被误判为慢性肾炎或男性前列腺增生症。
3. 患者咳嗽,气喘,常出现胸闷、气短、气喘、呼吸急促。该症状易被误判为支气管炎或哮喘病。
4. 患者头晕、失眠、烦躁不安或精神失常。
5. 患者食欲不振、纳差、腹胀、噁心、呕吐,还出现腹痛、腹泻或消化道出血。该症状易被误判为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

心脏病发作不容忽视 周边(末梢)血管疾病
周边(末梢)血管疾病的成因:
由于患者血管粥样硬化,造成其腹部、腿部和手臂之血管变窄或阻塞。当血管变窄或阻塞时,会使流经患者体内的含氧血液减少,造成其组织和细胞坏死,甚至截肢。如果阻塞发生在大脑动脉和颈动脉,轻者造成头晕,重者引发中风;如果阻塞发生在锁骨下动脉,则会出现上肢无力;如果在肾动脉狭窄,则会引起肾性高血压与肾衰竭;如果阻塞发生在患者的四肢周边动脉,尤其是前股动脉、膝腘动脉和血管交叉处,则会造成下肢无力和行走疼痛,即间歇性跛行。
有关腹部、腿部和手臂方面之周边(末梢)血管疾病的症状:
患者肌肉疼痛或痉挛;患者皮肤苍白发凉,手足冰冷;患者皮肤和手脚指甲呈青红色;患者创伤久愈不合或结疤后发黑;患者腿、足或脚趾毛发脱落;患者昏厥时,腿或足部无脉动;患者运动时有疼痛感,休息时疼痛感消失。
以下肢出现的动脉阻塞为例,其周边(末梢)血管疾病的症状可分为四期:
第一期: 患者肢体会有发冷、苍白及轻微的麻木感。
第二期: 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其下肢因缺血而感到走路无力、下肢痠痛,即出现间歇性跛行。该症状可以因患者休息而缓解,随后其症状又反覆出现。
第三期: 患者甚至在静止休息时,四肢会持续感到疼痛,而且症状不断加剧。
第四期: 患者短距离行走出现脚痛,伤口愈合不良,最后因组织坏死而面临截肢的可能。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通常下肢动脉阻塞的患者,很高的机率存有合并心肌梗塞、脑中风或肾病变的可能性。
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测和临床诊断
先进的测试手段可以对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有关征兆进行有效判断,并进一步有助于作出临床诊断和实施评估。
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测和临床诊断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手段:
1. 血液检查(Blood Test):血液检查主要是检测患者的血糖、胆固醇和血脂。
2.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超声心动图能观察患者心脏的运动情况和血管血流的状况。
3.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尤其心脏压力测试(Nuclear Stress Test)可以判断和评估患者的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肌缺氧的状况,并进一步评估患者心血管阻塞之风险。
4. 电脑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电脑断层扫描可以更精准地确定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病灶位置以及血管阻塞的程度。
5. 磁振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磁振造影可以直接形成患者的血管血流和脑组织的动态影像,还可以观

察患者脑血管内的血流速度、血管宽窄以及血管痉挛的程度。
先进的测试手段进一步有助于对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作出临床诊断和实施评估   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和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的六大风险: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整理的资料,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分别是:遗传(Heredity)、运动(Exercise)、年龄(Age)、体重磅数(Lb)、抽菸(Tobacco)和习惯(Habit)。如果各取上述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那就是健康(Health)。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需要作以下五个方面的审视:
1. 审视你的饮食习惯:
你的饮食均衡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包括摄取各种水果、蔬菜、未加工的榖物、瘦肉、鱼和豆类食物,并严格限制盐、糖和脂肪的摄入量。
美国心脏协会日前向大家推荐以下五类“护心”食物,它们分别是:
(1) 燕麦、糙米、全榖食物(有利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和核桃、杏仁等坚果类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剂,可增加血液中的好胆固醇)。
(2) 黑豆、黄豆、豌豆等豆类食物(富含铜、镁、硒等微量元素以及大豆異黄酮,可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
(3) 玉米、花椰菜、芹菜、菠菜、洋葱、番茄、胡萝卜、地瓜、苹果、香蕉、草莓、酪梨、木瓜、葡萄等蔬菜水果类食物(富含纤维素和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和血栓的风险)。
(4) 鲔鱼、鲭鱼、鲑鱼、三文鱼等鱼类食物(富含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提高好胆固醇)。
(5) 黑巧克力、绿茶等其它食物(有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保护心脏健康),但不宜过量。
同时,也建议大家尽量避免摄取以下四类“坏心”食物,它们分别是:
(1) 动物内脏、动物皮脂、蛋黄、鱼子、蟹黄、带壳海鲜、红肉(牛肉、羊肉、猪肉)以及一些加工肉製品,如培根、火腿、香肠、热狗等富含高胆固醇或亚硝酸盐的食物。
(2) 炸鸡、薯条等富含高热量的食物和油炸、油煎、油腻的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
(3) 白面包、饼干、速食面等精加工的食物和人造奶油、人造黄油、中西式糕饼点心等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以及蜜饯、糖果、脱水水果、加工果汁、含糖碳酸饮料。
(4) 汤料、酱料、罐头类加工型食物以及咸肉、午餐肉、起司等腌制食物或高钠食物。
2. 审视你的生活习惯:
你要努力克服平时睡眠不足、熬夜、久坐不动、暴饮暴食、抽菸、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焦虑、紧张、起伏不定的情绪,冬天注意保暖,平时注意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学会适时释放和纾解压力,尽量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烹饪食物避免油炸、油煎,选择清蒸、水煮、凉拌或清燉,选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天然植物油;烹饪食物时,要少用盐、酱油、番茄酱等调味料或食品添加剂,要减少滷味和酱烧类食物,食物保持清淡,以降低钠盐的摄取 (过多的钠盐会使水分滞留在人体体内,增加其心脏的负荷)。对于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患者,一定要按时服用有关药物。
3. 审视你的运动习惯:
你要坚持参加适度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等。你每天坚持有氧运动三十分钟,就能达到强化心脏和肺功能的目的。有氧运动是指在运动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成匹配,以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有氧运动的界定就是根据你在运动后的心率来判断,其有氧运动后的心率随年龄递增而渐减。你的最高心率可以按公式(220减去你的年龄)来计算。在有氧运动后,你的心率应是你的最高心率的64%至76%,这样最有利于体内脂肪燃烧和血管系统的锻炼。例如一位65岁的人,其最高心率为每分钟155次(即220减65),其有氧运动后的心率就应控制在每分钟99次至118次的范围内。
4. 审视你的体重体检:
你要经常关注你的体重、腰围、血压、血脂和血糖,努力将你的身体质量系数(BMI)、血压、血脂和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定期进行你的体格检查和疾病筛检,定期追踪你的健康检查数据,尽早预警身体的异常状况,以规避心、脑血管疾病等代谢症候群的风险。
5. 审视你的家族病史:
如果你的家族中的男性长辈和女性长辈,分别在55岁和65岁之前,罹患心、脑血管疾病,则你未来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尤其你的直系亲属曾经罹患脑中风,你未来罹患脑中风的风险要比正常人高出四倍,你更应该注意要延缓你未来的心、脑血管疾病。

饮食均衡、定期体检和疾病筛检,以规避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救和注意事项
1. 心脏病发作患者的急救和注意事项:
(1)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缓解其症状的最好药物是服用325毫克剂量的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可以防止患者血小板凝固,阻挡血块和血栓生成,易于通过堵塞。这时,患者对阿司匹林片的咀嚼要比整片吞服更有效。
(2) 对于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绞痛的患者,缓解其症状的最好药物是服用硝酸甘油的处方药。硝酸甘油是一种快速血管扩张剂,须谨慎使用。避免患者站立时服用,患者应采取卧位或坐位时服用。
(3) 在患者心脏病发作时,如果不能迅速赶到医院,患者要尽量保持放松和尽可能减少移动。行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患者心脏病发作。
(4) 在患者心脏病发作时,尽管体征显示其呼吸十分费力和急促,但实际上,患者要做的恰好是相反。患者要平静地思考和放松自己,可以用每秒钟倒记一、两个单词的方法。这样会减缓患者心跳的速率。
(5) 在患者心脏病发作时,不要给患者进食或饮水。任何进食或饮水,都会使患者的病情复杂并使急救人员难以处理和治疗。
(6) 在患者心脏病发作时,如果医院就在附近,就尝试先到该医院。如果你正在开车,并感觉有症状发生,你要立即靠边停车。患者必须让你的亲友开车或者要求救护车将你送至医院。患者千万不要试图自己继续开车,因为在任何时候你都有可能失去意识。
由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绞痛的患者,可以服用硝酸甘油口服喷雾剂以缓解其症状2. 脑中风患者的急救和注意事项:
在患者发生脑中风时,世界中风组织(WSO)呼吁脑中风患者、患者家属和周围群众,宣导 “FAST” 口诀:
F = Face Look Uneven? 指观察患者脸部表情两边是否对称或有没有出现脸部下垂或异常;
A = Arm hanging Down? 指让患者单手抬高平举后,有没有出现其手臂无力下垂;
S = Speech Slurred? 指让患者试讲一句话,发觉其說話是否清晰完整;
T = Time Call 911 Now! 指让患者抓紧时间,立即拨打电话911并送医院进行抢救。
在上述“FAST”中,如果患者前三项发现有两项,则患脑中风的机率为72%;如果患者前三项都发现,则患脑中风的机率为85%。

脑中风患者的 “FAST” (1) 大家牢记上述脑中风患者的 “FAST” 口诀,不要浪费时间,马上用电话拨打911紧急呼救。脑中风发生后的三小时是拯救患者的“黄金时间”,一定要分秒必争,跟时间赛跑。更重要的是,把握住这 “抢救黄金三小时” 可以直接有助于中风患者增加其被完全治愈的机会。
(2) 对于脑出血的患者,千万不要盲目搬动患者,尤其避免患者头部发生剧烈摇晃和振动。首先,帮助患者松解衣领,就地侧身平躺,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避免其痰液或呕吐物回流造成窒息,并且尽量减少患者的肢体活动和血压波动,以等待救援。如果患者带有活动性假牙,应及时帮助取下,避免其抽搐时造成危险。
(3) 在患者脑中风发生时,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或心跳中止的症状时,需要帮助其作有效的心脏按压。具体做法是:救援者两手手掌重叠,手指抬起,放在患者的心前区(胸骨下三分之一部位,偏左侧),垂直往下按压。按压幅度为3至5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左右;同时,救援者对患者同步采用人工呼吸,每30次心脏按压辅以两次人工呼吸。
(4) 在患者脑中风发生时,不要向患者提供任何食品或药物。虽然大多数脑中风患者是由动脉堵塞或者动脉破裂突发出血所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对有些脑中风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使病情变得更覆杂。
(5) 在患者脑中风发生时,及时记录发生的时间。这是以后应急所必需的和重要的信息。患者家属应将患者平时服用的药物加以列表,包括其剂量,并将它带至医院。如果可能的话,患者家属最好将患者实际服用的药物带至医院。